第四百三十五章 泄密事件_四合院之再启人生
内测小说网 >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> 第四百三十五章 泄密事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三十五章 泄密事件

  第434章泄密事件

  “您听了可别生气啊,两位领导现在头都大了,一直担心您这接受不了。”

  “说吧。”朱雪峰不明白能有啥大事。

  “就是,就是昨天晚上,邵处长被抓,咱们厂铸造法已经泄露,现在市局和保密单位都到了。”

  朱雪峰一个咯噔,怎么会是邵处长?他要是真想泄露谁能防得住,怎么可能被抓?

  “追回来了吗?”

  “昨天折腾了一夜,早上才确认,没追上。”

  “坏了!”

  朱雪峰痛惜的捶了一下大腿,不再说话,这次大概率还是上次的遗留分子动的手,没想到对方能量这么大,小瞧他们了。

  要是小日子得到这份技术,技术优势就没了,这商业战到时候肯定更残酷,这可是现在香江最挣钱的项目。

  见朱雪峰听了消息果然黑了脸,不再言语,小马也不敢再说话,他倒是知道,这份技术就是眼前这位摸索出来的,得知被泄露肯定是很不痛快。

  到了轧钢厂,果然是戒备森严,白衣白帽的公安随处可见,一身便衣的也不少,倒是有几个打过照面,这事看来动静不小。

  厂办大楼这会也是守备森严,没办法,技术处就在厂办大楼,既然技术处处长出了问题,这地方肯定是被控制了。

  两人到了厂办,却只能等着,两位领导在接受询问,一时半会出不来。

  好一会,两位领导才出来,眼看着赵副厂长和姜副厂长又被叫进去询问,这事看来比想象的还要严重。

  两位领导几天不见,似乎苍老了许多,不到五十的年纪,这会都跟快六十似的,见到朱雪峰过来,才勉强露出点笑容,打了个招呼。

  朱雪峰知趣的跟着两人进了书记办公室。

  “小朱啊,这事是我们疏忽大意了,对不起你,也对不起国家。”

  “两位领导,谁也不想出现这种事,但既然已经发生,咱们还是得想想办法,把损失控制在可控范围。”

  陈书记重重的叹了一口气,他很清楚这次的泄密给摩托车项目带来的损失,杨厂长有点两眼发直,似乎还未接受这个事实。

  “我们叫你过来,就是想让你参与评估一下,这次泄密对摩托车项目的影响,还有,我们能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,摩托车项目是重中之重,上面很重视,这要是搞砸了,我们负担不起这责任啊。”

  朱雪峰也知道,不到一年时间,创汇几百万,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构想,上面很满意,也非常重视。

  “只不过是少了一项技术优势,这个是很重要,但不是决定性因素,我们的生产成本低,这一点是他们根本没法比拟的,优势还是在我们这边,只要做好产品及时更新,问题不大。”

  “外观设计上我们比他们好,可是我听说,他们已经开始仿照,这个优势也将不存在。”

  陈书记沉重的样子让人都有些受不了,看来他真是做了不少工作,连北美的销售战也了解一些。

  “现在消息到底泄露到谁?真追不回来吗?不是昨天晚上才抓到人,咱们国家这么大,这么点时间应该跑不出去,是不是让有关部门再想想办法。”

  朱雪峰不死心,和扶桑的摩托车厂肉搏肯定很不爽,还存点希望。

  “没可能了,这技术不是昨天晚上才泄露,对方拿了技术就传出去了,这会啊,应该到扶桑了。”

  原来,有人用机械厂的名义,找到邵处长的亲戚牵头,想了解铸造法,用在机械厂的发动机生产上,几人一顿酒喝下来,倒是聊得很痛快,对方也是个技术老手,和邵处长相见恨晚。

  对方的请求,邵处长没有太在意,国内组织相关单位集中学习过,只是机械厂没受到邀请,也就没当回事,直接口述了一份。

  对方听邵处长吹嘘轧钢厂新型摩托车的设计和性能如何如何先进,也表示想学习,邵处长也是痛快,答应复制一份完整的图纸,这东西可没定密,各单位互相流转很普遍,也不算啥大事。

  到毕竟光明正大的复制图纸也不合适,酒醒后的邵处长也很懊悔,没事答应这个干嘛,但既然答应了,就只能偷偷摸摸的画,没想到昨天晚上交给人家,却被保卫科抓了。

  邵处长本来没当回事,可接货的被审出来根本不是什么机械厂的技术员,只是一个中间人,也供出了铸造法也被他卖了,收了八千块。

  这下子保卫科就炸了,连夜出动,赶紧上报,几方夜里一阵忙活,结果抓了好几个中间人和一个扶桑人。

  扶桑人在公安的审讯下,也没扛多久就交代,一周前,另一名同伴就携带铸造法先一步潜回扶桑,这事一下子就大了。

  看来是真追不上了,朱雪峰还是不死心。

  “说了走哪条路了吗,现在没有直航,只能走海路,一周时间,要是对方没找到合适的船,说不好还在海边等着呢。”

  “公安也这样判断,在继续审问,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。”

  看着两位领导倍受打击的样子,朱雪峰也很心疼,想了想,安慰道。

  “领导,我这有个想法,可能牵扯的面有点大,要是能成的话,这项技术丢了也无所谓,这种技术的瓶颈就在那里,精度的上限已经确定,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,迟早都会被淘汰,现在这种情况,也算是一个契机,逼迫我们研究新的技术,提升发动机的精度,让他们拿到铸造法也还是落后于我们。”

  “你还真有底气,提高精度可不是那么容易,我们虽然不是从事机械加工的专业单位,这点还是清楚的,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是日耳曼的,再就是白头鹰和扶桑,他们都不卖。”

  杨厂长与摩托车项目打了一年多的交道,这方面还真是了解了不少。

  “您说的也不全对,前些年国家制定的高精度精密机床的发展计划,两位领导应该有印象吧。”

  陈书记有点犹豫,似乎不敢相信,“你是说,那个计划现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cmo.org。内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ncmo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