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318他跟咱不是一条心_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
内测小说网 >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> 第318章 318他跟咱不是一条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18章 318他跟咱不是一条心

  “不过想要覆灭北元,还需要许多人口作为后勤支援。”

  王布犁主动提起了话题:“依照北方目前的情况,人员稀少,是支撑不起来如此规模的大军作战的。”

  “我记得在江南等人口密集的地区颁布了移民的政策。”

  李景隆倒是听他爹念叨过。

  “没有用。”王布犁靠在躺椅上:

  “我听户部尚书提过,江南居民宁愿在此地蜗居,也不愿意分家前往北方获取土地。

  倒是一些大家族的经商之人,抽签选出一支旁系迁往北方,为将来打通京杭大运河做买卖提前做好准备,像是一些小民都很少应征的。”

  安土重迁是思维在百姓眼里是很重的,没有人愿意远走他乡。

  尤其是目前的交通水平,很可能数年才能见上一面,而按照大明百姓的平均寿命,一个人能有几个数年可以来回奔波啊!

  朱棣也有些发愁,他知道王布犁在主持完善京杭大运河的工程,阶段性的进行,兴许得耗费两三年的时间。

  人口一直上不去,很耽误他当征北大将军外出领兵打仗啊,受到太多的限制了,根本就没什么底气。

  “北方人口太少了,一旦打起仗来还需要江南等地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北平,路途损耗的粮食就许多,若是北方能够直接供应那才算是正常。”

  朱棣随即又摇头:“我这次在凤阳练兵,虽是父皇的老家,但其实那里的百姓也不多,许多人还都是罪臣,以及强行从江南迁徙过去的人,战乱期间,死的人太多,还需要时间来恢复。”

  “要我说,既然江南这批人给脸不要脸,那就直接强行迁徙他们过去。”

  李景隆作为淮西集团的二代,对于江南的人本就没什么好感。

  “粗俗。”王布犁端起透明酒杯喝了一口冰凉的葡萄酒:

  “这种招人骂名的事怎么能我们来干呢?

  更何况大家都是正经八本的忠良臣子,想要让人迁徙必须名正言顺,至少给他们头上加个罪名才行。”

  “哈哈哈。”

  李景隆喷了自己一身葡萄酒,这种馊主意还得听姑父的。

  朱棣也是莞尔一笑,强行迁徙百姓确实不怎么好听。

  但是朝廷下令,谁敢不遵从?

  山西等地的百姓,不也是乖乖跟着迁徙到北平周遭去了。

  哪需要跟你商量?

  “你说若是建议父皇向着北边迁都,强行带一批人过去充实北方户口,也挺不错的吧?”

  面对朱棣提的这个建议,王布犁先是点头随即又摇头。

  “怎么,军师,这里面有利有弊?”

  “当然了。”王布犁指了指北边道:

  “其实定都南京是十分不妥的,一旦北边出现战事,江南这批士绅们很容易联合起来放弃大片的北方领土。

  就如同南宋一般,划江而治,关起门来继续过上自己的好日子。

  一旦打不过立马投降,也不会失去自己的财富,所以大明建都还需往北边走一点。

  但是大明的首都距离江南地区过于远的话,控制力便会下降。

  江南地区的赋税都拿去支援北方了,一旦北方战事失利,有人趁机截断京杭大运河。

  或者这批江南士绅联合起来搞事不支援,对于大明便是一项沉重的打击,很容易就此衰落下去。”

  没有人给朱棣说过这种事,他自己個都是个半文盲,他爹也不会在这方面教导他,所以听着王布犁的分析,便不自觉的入神了。

  原来选址是有这么多的道道啊!

  “此言,甚好。”

  “不愧是咱的军师。”

  李景隆虽然读了很多书被朱元璋夸奖,但他那个脑子思考这里面的道道,不如思考如何更好的挣钱,他更愿意动脑子呢。

  王布犁放下手中的酒杯:“如今大明边军光靠着屯田自足是不现实的,你们说那些百姓为什么不愿意离开江南呢?”

  “这还用说,当然是江南即使地域狭小,人口众多,但挣钱的机会更多啊!”

  李景隆一听这个根本就不用思考:“北方残破,他们上哪去挣钱呐?

  尤其是粮食还供应不足,很容易饿肚子的,谁愿意饿着肚子去开荒!”

  “对。”王布犁拍了拍李景隆的臂膀:“九江说的对,要想让北方能够吸引人口,就是得把北方变得富庶起来才行。”

  朱棣面露深思之色:“怎么才能让北方变得如同江南一样富裕起来呢?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

  李景隆一下子就激动,见二人都看向他,颇为得意的道:

  “我准备把夜秦淮分淮开到北平去,吸引大批人去那里打赏赚钱,带周遭动吃喝玩乐的消费。”

  朱棣想了想:“倒是好法子。”

  毕竟被奉为赚钱能臣的管仲就是这么操作的。

  所以官营妓院的模式便一直流传下来了,因为是真的容易赚钱。

  “额。”王布犁轻微颔首道:“倒也不是不行,只是开在北平得搞些特色,整点蒙古、高丽、倭国小妞之类的,甚至连西域的那些狐媚子也搞来,称得上是噱头吧,要不然那么大老远的过去干嘛?”

  “哈哈哈,等我带兵打通西域。”李景隆更加豪气的拍着自己的胸脯:“到时候搞几个金头发蓝眼睛的女子给你们尝尝鲜。”

  “那我还不如期待沐英这次能够带回来一些西域妹子。”王布犁躺在躺椅上懒得与他多说。

  “吐蕃那些女子不行,我听说都不洗澡的,身上味道大的很。”

  “不对,蒙古女子也不喜欢洗澡。”朱棣当即反驳道。

  王布犁懒得争论这些事。

  总之江南的移民政策没有起到效果,还不如找机会截了何真搞来的那批人,派往北方充实人口呢。

  反正贵州、云南等地今后沐英也会带一大批人迁徙过去。

  王布犁又随口道:“光靠着青楼这种单一产业,是很难支撑起北方富庶的。”

  “那就搞盐。”李景隆眯着眼睛道:“把私盐卖给蒙古人,换取大量的牛羊马,也可以削弱他们的实力。”

  王布犁颇为意外的瞧着李景隆,这小子在夜秦淮算是历练出来了。

  对于历朝历代而言,盐都是暴利行业。

  关键他还能想着走私,难不成边境有人走私过?

  “就算是走私烟这事还需要向陛下汇报,绝不能咱们私自搞。

  否则便会被人抓住把柄,不值得。”

  王布犁饮了口葡萄酒冲着朱棣示意。

  朱棣点头表示知道了。

  李景隆之所以这么说是听他爹说过。

  有士卒私下与蒙古牧民进行交易,拿出一点盐就换了一头羊改善伙食。

  当然没有被当场抓住,人家说羊是在长城外面捡的,还没法治罪。

  蒙古人到了大漠,虽然“君臣都想南归”,可他们缺乏茶盐等基本的生活物资。

  当然更加暴利的铁器,借给李景隆八个胆子,他也不敢往外说。

  那可就太资敌了。

  “走私茶盐这种买卖,只能富裕一小部分人。”

  王布犁又瞧着葡萄架:“其实你们想过没有,江南地区为什么会整体富裕?”

  “宋朝南渡后才变得富裕起来,我听闻出了好几个大富户,什么朱清、陆道原、沈万三之类的。”李景隆对于这些富人的发家是研究过的。

  “瓷器、丝绸,北方不适合大规模养蚕,也不适合桑树的成长。”

  朱棣被封为燕王之后,他就想过如何把北方变得富裕一点。

 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丝绸给复制过去,但他找人问过了不行。

  “军师,难不成你有办法?”朱棣眼里突然冒出一阵光芒。

  毕竟王布犁的鬼点子多,万一他有解决的办法呢?

  “我有个屁的办法。”王布犁瞥了朱棣一眼:“北方气候寒冷,你都说了不利于桑树和蚕的生长,难道觉得我会仙法把北方也变的四季如春吗?”

  就这。

  王布犁还没有说大明还会经历小冰河时代。

  尤其是到了末期后会变得越来越冷。

  连广东等地都要下鹅毛大雪,三日不化,这种事你敢想?

  朱棣叹了口气,人力终究是不能抗衡天力。

  “不过我记得如今江南在山东每年都收购大批棉花制作成品后发卖。”王布犁敲了敲椅子扶手:

  “其实我们可以考虑在北方也建厂,直接采购棉花,制成成品,发卖给南方或者朝廷。

  这样需要纺织的话就需要不少女工人,百姓就有了挣钱的去处,更好的补贴家用,日子也会变得好过一点。

  我们的原材料更容易获取,价格也相对便宜,可以在南方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将来也可以从山东直接走海运贸易,发卖高丽、倭国等地。”

  王布犁倒是没有把“羊吃人”的手段给说出来,用来控制蒙古。

  目前也不适应于大明,还是留在以后再说吧。

  朱棣用心的记着王布犁说的每一个字,待到回去之后再与自己的夫人说一说。

  在经商这方面,朱棣更加相信徐妙云的脑子,能帮他理清楚这里面的道道。

  “当然了也不能靠单一的产品,我们有炉子,需要煤炭,恰好北平有煤炭,就可以形成一道产业链卖给全国各地,其实说白了江南就是靠着商业发达起来的,目前旧有的地主发家模式很少。”

  王布犁觉得今后也能够推行焦炭炼铁这件事,正好在兵仗局里用上这门技术。

  如此一来,煤炭就成了冶铁的最好原材料。

  “还可以种植乌柏。”李景隆伸出手指头道:“我记得这个还是卖的不便宜。”

  朱棣也是点头,这些都是生财之道:

  “其实江南富庶不过是稻田更加肥沃,北方比不过,我觉得迁徙百姓过去之后,还需要大规模的整修水利,如此一来才能保证粮食的产量。

  只有吃饱饭,才能利用其他法子去赚更多的钱,让北方也扁的更加富庶起来。

  要不然连肚子都无法填饱,赚来的钱还需大批量购买南方产出的米来果腹,那辛辛苦苦的全都成了他人的嫁衣。”

  “哎呀。”

  王布犁很是奇怪的瞧着朱棣:“小老四,这种话从伱嘴里说出来实在是难得。”

  “你以为父皇叫我去凤阳练兵是单纯的练兵吗?”朱棣颇有些得意的道:

  “我还是深入民间了解一二的,否则在南京城也不会搭理你一个寻常小吏。”

  王布犁哈哈笑了两声,确实是这样。

  当初他是有心想要搭上朱棣这根线,想要暗中助力他早点登基为帝的,结果还得是靠李景隆从中牵线。

  尽管他是被迫的。

  “哎,管理民生我真的不是很擅长。”朱棣轻微摇摇头:“其实要不是为了打仗,我才懒得想这些咧。”

  “嗯,反正又不需要你来管理后勤,这些发愁的事该由我这个军师来做,但我不找你配合找谁配合啊?”

  王布犁靠在躺椅上,心想着老四快点长起来,要不然许多事都干不了。

  “哎,不是,你们两个都有职位,咱们三就排除我在外是吧?”

  王布犁瞥了他一眼,你在对家当统帅嘛,那才是帮了大忙,比在我们俩这的作用强多了。

  大殿内,烛火通明。

  朱元璋依旧在处理朝政,公文是目前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。

  同样的太子朱标也一直都在处理公文。

  这爷俩都开始卷起来了。

  “陛下。”

  毛骧把王布犁他们三人团伙聚餐的事说了,公主府内的眼线听不清楚他们说什么。

  远远的听着是有笑声混杂着叫骂声,还说什么要打一架,像是喝多了。

  “嗯。”

  朱元璋挥挥手表示知道了。

  他心中是有些担忧老四跟王布犁接触过深的,这也就加深了朱元璋在仙境当中,看见王布犁拦住朱棣叫他去皇陵拜见他这个先皇的印象。

  可从哪方面来想,王布犁与老四结识的甚至比他还要早。

  就算他把老四扔到凤阳去练兵,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依旧没有丝毫减弱。

  朱元璋又瞧了瞧埋头苦干的大儿子,心中暗暗叹息,作为太子哪哪都好,最大的缺点就是命短。

  但这个缺点就过于致命了。

  若是标儿能像他一样长寿,老四等人也就不会有心思了。

  六七十岁还搞什么靖难呐?

  刀子还拎得动嘛他?

  朱元璋倒是很期待老四上位之后都做了什么事,奈何在仙境当中一直都没有看见捏。

  “爹。”朱标抬起头来:“怎么了?

  你还盯着妹夫跟四弟他们之间的交往?”

  朱标觉得他爹疑心过多了。

  难不成他们两个叙叙旧,还能商量怎么继承皇位是咋滴?

  就老四那一个心想要打仗的脑袋,不怎么适合当皇帝的。

  他跟个猴子似得,屁股能坐得住在这里处理朝政吗?

  朱标内心觉得老二老三惦记他这个位置的心思很多。

  老四朱棣一心想要踏破元庭,老五则是想要学医。

  但总体而言,朱标都没有把自己的兄弟们当成皇位竞争的对手,因为他的位置是稳的。

  这一点,朱标还是极为自信的。

  所以他对于父皇这幅深思的模样很是疑惑,除非父皇在仙境当中看过自己与老四的结局。

  朱标灵光乍现,难不成老四他脑袋发昏,真的篡位了?

  不可能。

  朝中这么多的武将,谁能让老四发威啊?

  除非魏国公他选择支持老四。

  但徐达的人品,朱标还是信的过的。

  “咱是有些担心。”

  “担心什么。”

  朱元璋摸着胡须开口道:“你能进入仙境,老四若是与王布犁接触多了,万一他也能进入仙境,岂不是他也能知道了?”

  “啊?”

  朱标再次愣神。

  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,因为是他爹带着他进去的,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单独进去。

  “不能吧,除非爹也带着他一起进去。”

  朱标又连连反驳。

  他可以肯定他爹根本就没见过王布犁就进入仙境当中去了。

  这说明仙境只能他爹能进,旁人没有他爹带是进不去的,可以参考自己的娘亲也是一样。

  只是他们三口子都不清楚进入仙境当中的机遇是什么,即使王布犁天天午睡,他们也不是次次都能进入的。

  多疑的朱元璋是有些担忧的,万一他们没进去的时候,是其余人进去了呢?

  朱元璋摸索着下巴,思考着要不要带老四进入一下仙境。

  若是能够改变标儿的命运那还则罢了,要是改变不了,那索性就拿老四当备份,省的他皇帝干的差喽,没给后面的皇帝做个好榜样。

  瞧瞧他后世子孙当皇帝有几个是勤政之君的?

  每次从仙境回来生气的时候,朱元璋都想给朱棣几个大耳瓜子。

  你怎么教育后世子孙的?

  可是朱元璋又一想,老四就是一个纯粹的武夫,根本就没有被培养过帝王教育。

  他教导出来的继承人,能有什么帝王教育的机会啊?

  也就是嘉靖那小子属于这里面的佼佼者,奈何即使是权谋天才,也没有把大明带领的蒸蒸日上,反倒浪费自己的天才,沉溺于修仙问道。

  “爹,你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

  朱标觉得是不是最近没进入仙境,他爹变得急躁了,开始怀疑一切。

  “总归咱觉得多听听王布犁与其余人交往的消息是对的。”朱元璋站起身来道:

  “光是他在仙境当中,想要带老四去倭国找银矿一块发财这件事,朕就觉得他跟咱不是一条心的,就想忽悠不懂得动脑的老四去占便宜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cmo.org。内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ncmo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